學而不化,非學也。——楊萬裡
合抱之木,生於毫末;九層之臺,起於累土;千裡之行,始於足下。(老子)
博觀而約取,厚積而薄發。——蘇軾
孝在於質實,不在於飾貌。——桓寬《鹽鐵論·孝養》
抽刀斷水水更流,舉杯消愁愁更愁。(唐·李白·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雲)
桑柘影斜春社散,傢傢扶得醉人歸。(唐·王駕·社日)
風流不在談鋒勝,袖手無言味最長。(宋·黃昇·鷓鴣天)
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(老子)
春風知別苦,不遣柳條青。(唐·李白·勞勞亭)
人不可以無恥,無恥之恥,無恥矣。——《孟子·盡心上》
前事之不忘,後事之師。——《戰國策·趙策》
臨患不忘國,忠也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
倉廩實而知禮節,衣食足而知榮辱。(管子·論積貯疏)
行成於思,毀於隨。——韓愈《進學解》:
靡不有初,鮮克有終。(詩經·大雅·蕩)
千丈之堤,以螻蟻之穴潰。——《韓非子·喻老》
木秀於林,風必摧之。——《舊唐書》
爾曹身與名俱滅,不廢江河萬古流。(唐·杜甫·戲為六絕句)
五嶺逶迤騰細浪,烏蒙磅礴走泥丸。(毛澤東·長征)
言必信,行必果。(論語·子路)
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。(唐·王維·終南別業)
王師北定中原日,傢祭無忘告乃翁。——陸遊《示兒》
位卑未敢忘憂國。——陸遊《病起書懷》
合抱之木,生於毫末;九層之臺,起於累土;千裡之行,始於足下。——《老子》
好雨知時節,當春乃發生。(唐·杜甫·春夜喜雨)
聖人擇可言而後言,擇可行而後行。——《管子》
舉世皆濁我獨清,眾人皆醉我獨醒。(屈原·漁父)
記己有恥。——《論語·子路》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。
溫故而知新,可以為師矣。——《論語》
僵臥孤村不自哀,尚思為國戍輪臺。(宋·陸遊·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)
相見時難別亦難,東風無力百花殘。(唐·李商隱·無題)
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。——《周易·系辭下》
名必有實,事必有功。——荀悅《申鑒·俗嫌》
禍兮福之所倚,福兮禍之所伏。——《老子》
滿招損,謙受益。——《尚書》
兩岸青山相對出,孤帆一片日邊來。(唐·李白·望天門山)
歲寒,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。(論語·子罕)
受任於敗軍之際,奉命於危難之間。(三國·諸葛亮·出師表)
過而不能知,是不智也;知而不能改,是不勇也。——李覯《易論第九》
羈鳥戀舊林,池魚思故淵。(東晉·陶淵明·歸園田居其一)
雄關漫道真如鐵,而今邁步從頭越。(毛澤東·憶秦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