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喊他,沒人應。隻我一人,站在荒郊野地裡。
皺面先生是天主教徒,也許就因為要娶她而進教的吧?天主教不準結婚,可是離過婚的人想必也準進教。
失敗的詩人往往成為慍怒的批評傢,正如劣酒能變好醋。《雜憶與雜寫》
希望的事,遲早會實現,但實現的希望,總是變瞭味的。——楊絳《幹校六記》
胡小姐覺得他(餘楠——編者註)攥著兩拳頭一文不花,活是一毛不拔的“鐵公雞”,聽說他屢遭女人白眼,想必有緣故。不過,作為一個丈夫呢,這也不失為美德。他好比儉嗇的管傢婆,決不揮霍浪費。反正她早就提出條件,結瞭婚,財政權歸她。餘楠一口答應。在他,財政權不過是管理權而已,所有權還是他的,連胡小姐本人也是他的。(經典語錄)
我至少還欠一隻手,隻好用牙齒幫忙。我用細繩縛住粗繩頭,用牙咬住,然後把一隻床分三部分捆好,各件重復寫上默存的名字。小小一隻床分拆瞭幾部,就好比兵荒馬亂中的一傢人,隻怕一出傢門就彼此失散,再聚不到一處去。據默存來信,那三部分重新團聚一處,確也害他好生尋找。——楊絳《幹校六記》
在北京等待上幹校的人,當然關心幹校生活,常叫我講些給他們聽。大傢最愛聽的是何其芳同志吃魚的故事。當地竭澤而漁,食堂改善夥食,有紅燒魚。其芳同志忙拿瞭自己的大漱口杯去買瞭一份;可是吃來味道很怪,愈吃愈怪。他撈起最大的一塊想嘗個究竟,一看原來是還未泡爛的藥肥皂,落在漱口杯裡沒有拿掉。大傢聽完大笑,帶著無限同情。他們也告訴我一個笑話,說錢鐘書和丁××兩位一級研究員,半天燒不開一鍋爐水!
世間好物不堅牢,彩雲易散琉璃脆。——楊絳《我們仨》
寄語:楊絳先生通曉英語、法語、西班牙語,由她翻譯的《唐·吉訶德》被公認為最優秀的翻譯佳作,到2014年已累計發行70多萬冊;她早年創作的劇本《稱心如意》被搬上舞臺長達六十多年,2014年還在公演。今天小編收錄楊絳語錄精選,包括《稱心如意》這本書,大傢有時間可以看看楊絳先生的作品。
我在中學背熟的古文“天下一致而百慮,同歸而殊途”還深深印在腦裡。我既不能當醫生治病救人,又不配當政治傢治國安民,我隻能就自己性情所近的途徑,盡我的一份力。如今我看到自己幼而無知,老而無成當年卻也曾那麼嚴肅認真地要求自己,不禁愧汗自笑。不過這也足以證明:一個人沒有經驗,沒有學問,沒有天才,也會有要好向上的心——盡管有志無成。——楊絳《將飲茶》
我曾做過一個小夢,怪他一聲不響地忽然走瞭。他現在故意慢慢走,讓我一程一程送,盡量多聚聚,把一個小夢拉成一個萬裡長夢。這我願意。送一程,說一聲再見,又能見到一面。離別拉得長,是增加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?我算不清。但是我陪他走的愈遠,愈怕從此不見。——楊絳《我們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