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得百花成蜜後,為誰辛苦為誰甜。——《蜂》
人之生也直,罔之生也,幸而免。——《論語》
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善天下。——《孟子》
但願人長久,千裡共蟬娟。——蘇軾
不塞不流,不止不行。——韓愈
博觀而約取,厚積而薄發。——蘇軾
鍥而舍之,朽木不折;鍥而不舍,金石可鏤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》
山中有直樹,世上無直人。——《增廣賢文》
當仁,不讓於師。——《論語》
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。——蘇軾
見善如不及,見不善如探湯。——《論語》
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——《論語》
千經萬典,孝悌為先。——《增廣賢文》
君子喻於義,小人喻於利。——孔子
信言不美,美言不信。善者不辯,辯者不善。——老子
不遷怒,不貳過。——《論語》
時危見臣節,世亂識忠良。——鮑照
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。——顧炎武
學而不知道,與不學同;知而不能行,與不知同。——黃睎
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內自省。——孔子
君子有三畏:畏天命,畏大人,畏聖人之言。——孔子
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。——《論語》
會挽雕弓如滿月,西北望,射天狼。——《江城子》
察己則可以知人,察今則可以知古。——《呂氏春秋》
不傲才以驕人,不以寵而作威。——諸葛亮
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幹。——《無題》
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——《後漢書》
丈夫志四海,萬裡猶比鄰。——曹植《贈白馬王彪》
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。——《孫子兵法》
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。——《嶽陽樓記》
知不足者好學,恥下問者自滿。——林逋《省心錄》
與天地兮同壽,與日月兮齊光。——屈原《楚辭》
過而不改,是謂過矣。——《論語》
生命有如鐵砧,愈被敲打,愈能發出火花。——伽利略
吾生也有涯而,知也無涯。——《莊子》
君子藏器於身,待時而動。——《周易》
窮且益堅,不墜青雲之志。——《滕王閣序》
人怕三見面,樹怕一墨線。——《增廣賢文》
志不強者智不達,言不信者行不果。——墨翟
傲不可長,欲不可縱,樂不可極,志不可滿。——魏徵
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學,不知道。——《禮記》
士可殺不可辱。——孔子
當仁不讓於師。——孔子
飽食終日,無所用心,難矣哉。——《論語》
生於憂患,而死於安樂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下》
良言一句三冬暖,惡語傷人六月寒。——明代諺語
言必信,行必果。——《論語》
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——孔子
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。——大學
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徒。——《禮記》
千磨萬擊還堅勁,任爾東西南北風。——《竹石》
生當作人傑,死亦為鬼雄。——《李清照》
凡戰者,以正合,以奇勝。——《孫子兵法》
出師未捷身先死,長使英雄淚滿襟。——《蜀相》
男兒何不帶吳鉤,收取關山五十州。——《南園》
天變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。——王安石
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。——《論語》
多行不義必自斃。——《左傳》
文章合為時而著,歌詩合為事而作。——白居易
不鳴則已,一鳴驚人。——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
千磨萬擊還堅勁,任爾東西南北風。——鄭板橋
壯心未與年俱老,死去猶能作鬼雄。——《書憤》
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——《論語》
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鬥量。——《馮夢龍》
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——《龜雖壽》
不以規矩,無以成方園。——孟子
位卑未敢忘憂國。——陸遊
近水知魚性,近山識鳥音。——《增廣賢文》
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——《莊子》
壯志饑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匈奴血。——《滿江紅》